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在线举行

  4月29日,2022年我国第一季度财政投融资形势研讨会在线举行。会议由中央财经大学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财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

  加强宏观政策调控

  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马海涛指出,目前来看我国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表现不错。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的数据,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比2021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3%。但鉴于3月份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突增,未来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发展将会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马海涛提出,可以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国债发行,可将筹集资金用于“十四五”规划投资项目建设。同时,要注重扶持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小企业和中低收入家庭,可考虑分别对其发放补贴。此外,还强调要关注政府投融资平台监管问题。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白彦锋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经济发展形势,要应对这一情况,未来除了在发行政府债券、补贴中低收入群体等方面寻求突破外,还要着力推进省级以下的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财税体制,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构建。同时,政策举措要分期分阶段实施,关注从现阶段到“十四五”规划,乃至2035年中长期远景目标等各阶段应当采取的政策措施。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我国第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虽然取得了4.8%的不错成绩,但是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严峻,未来经济增长仍然面临包括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在内的三重压力。从需求收缩方面而言,需求收缩首先面临的就是消费收缩,同时投资收益率下降,民间投资收缩,加之国际疫情防控导致订单转移,造成需求收缩。就供给方面而言,劳动力减少、人口老龄化、国际环境变化,对经济预期产生不利影响,不确定性局面加剧,再加上疫情冲击,预期转弱。据此,苏剑提出了需求扩张、供给扩张和市场环境优化的政策组合策略。强调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加强民生保障;提出降息以扩大内需,人民币贬值以扩大外需;强调依法治国,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稳定国际环境,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实现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降低成本。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以我国近三年第一季度财政收支月度数据为分析依据,得出支出的波动远远小于收入的波动,表明我国采取的宏观政策仍属于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财政收支活动在疫情之下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财政收支差额实际上有所收窄,原因在于专项债资金缓解一般公共预算投资压力、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建立等。同时,2022年第一季度非税收入增长的主要部分是地区多渠道盘活闲置资产,以及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带动的石油特别收益金专项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的增加,而税收收入则主要源自经济增长。何代欣认为,税收和非税收入的同比增速实际上存在不同周期特征,通过测算景气指数,发现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具有较强的同步性,总体而言中央的财政收入增速比地方财政收入增速偏慢。对此,要持续关注财政收支的同步性,其反映了经济财政政策执行的节奏,这一节奏可能随着政策空间,包括财政空间、债务空间的年度性压力而有所调整;关注财政主要收入来源和支出类别,反映经济社会基本面对财政的贡献以及其需要财政扶持的部分;强调中央和地方共同完成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应对复杂的不确定环境;宏观政策要注重与职能部门协调,以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构建统一大市场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张琦详细介绍了第一季度我国城投债发行情况。张琦认为,城投债是拉动基建投资的主要抓手,目前一季度的城投债发行形势并不是很好,受今年以来交易所公司债终止审查项目大幅增加等因素影响,城投债融资有所下降。但结合目前扩大内需的战略要求,经济下行周期,基建可能会再次扛起经济稳增长的大旗,在风险可控、遵循财政纪律的前提下,城投债的融资可能会有所放松。

  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副所长王威详细介绍了第一季度我国政府债券发行形势。她表示,整体而言,国债发行比较平稳,节奏稍快。地方债方面,与2021年同期相比,2022年一季度地方债多发明显,从结构来看一般债发行减少而专项债多发明显;一季度地方债发行以新增债券为主,新增地方债1.57万亿元;平均发行期限为14.6年,发行期限拉长。在地方债发行总规模地域分布方面,不同省市地方债发行规模存在一定分化,但结构总体均以新增专项债为主,其中广东、山东、浙江、四川、北京5省(市)一季度地方债发行量破千亿。此外,考虑到国际地缘政治风险升级、宏观经济环境严峻,叠加国内目前疫情影响,预计未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更为积极且相互配合、政府发债的杠杆效应将比以往更快,市场流动性环境充裕、专项债快节奏发行将成为第二季度债券市场的明显特征。

  中财—中证鹏元地方财政投融资研究所执行所长温来成就第一季度我国政府投资形势进行了分析。温来成认为,过多依靠政府投资而非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增长,长此以往,政府债务风险积累将加剧,目前强调的统一大市场构建,有利于为民间投资信心增长,构建公平良好的营商环境。从行业构成来看,政府投资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预计未来教育投资、卫生和社会工作投资将会增长,强调未来需要加强文化、体育等行业的投资发展。总体而言,完成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仍具难度,政府投资对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对民间投资的引导作用有待增强、政府投资结构还需优化与完善、政府投资绩效管理有待加强。中央文件也强调,基建适度超前,特别是在重点发展的地区,如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等。

  中证鹏元资信评估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李慧杰表示,目前内外部形势十分严峻,不确定环境更为复杂,财政投资方面,预计未来基建投资将会进一步发力,但严禁新增隐性债务的主基调不会变;货币政策调整方面,央行仍然较为谨慎,5月份能否降息,也是一个关注点。未来二季度格外关键,如何在疫情防控、经济增长、政策发力与外部约束之间达成一个均衡,兼顾防疫和复工复产,政策博弈和政策发力将是重中之重。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Copyright © 2024 慧峻投资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2007708号